【明報專訊】源自內地的四川烤全魚食潮,去年在本地萌芽,最近就有兩間烤魚專門店在旺區開張,麻辣烤魚的潮流看來會愈燒愈熱。烤全魚首要魚肉新鮮,才能烤得鮮甜而肉汁飽滿,故「汀汀烤活魚」每天入貨兩次,游水草鯇魚置於店內魚缸養至少4小時,待吐出泥沙後以孜然粉及胡椒等香料醃製,即叫即烤,魚身烤至八成熟,剖半切開,略焦的魚皮,香脆惹味,再塗上炒過的新鮮豆豉才放進湯汁內,讓客人像火鍋般,邊煮邊吃。烤魚分為全條、半條連尾及半條不連尾三款大小。老闆娘何太表示,可先食用已烤熟的魚腩,之後食魚背,最後將外露的魚頭及魚尾放進湯內煮熟食用。

鯇魚湯調製6款湯汁

店內有6款口味的湯汁,全部以熬5小時的雪白鯇魚湯作湯底,麻辣湯加入自家炒製的辣椒油、四川野生椒、椒皇及芫荽等材料,辣度愈煮愈濃,讓烤魚味道愈吃愈過癮。若怕湯底過濃,可待魚湯滾起後,將爐火調至最細慢煮。至於泡椒及剁椒味湯汁,辣度較溫和,酸菜味則完全不辣。

不辣的,還有野菌味烤魚,最能突出魚湯的鮮甜及烤魚的焦香。要自行調校辣度,可向店員拿一碟免費的自家製麻辣醬調校口味。除了草鯇魚,還提供北江魽魚及桂花魚。魽魚魚油豐富,烤過後特別香嫩滑溜,細骨不多,魚肉夠厚,但魚味不及鯇魚香。至於桂花魚供應量有限,需2天前預訂。

汀汀烤活魚還融入火鍋元素,讓客人另費加配料,如雪花肥牛、日本廣島蠔、紅薯粉及稻庭烏冬等,而烤魚的盤子亦較一般深,以盛載較多湯汁。

■汀汀烤活魚

地址﹕旺角染布房街13A至B地下C舖

電話﹕2393 2600

營業時間﹕上午11:00至晚上11:30

人均消費﹕$120

泊車﹕新世紀廣場停車場 $25/小時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暖鍋和瓦罐都是傳統中式煮食用具,兩者皆屬保存食材原汁原味的「高手」。傳統暖鍋,是在鍋底燒熱炭,好讓食物時刻熱辣辣。至於瓦罐,是將食材和醬料放進燒紅了的瓦缸內慢火煨熟,方法就像現時流行的Slow Cook,可盡嘗食材原味。想在寒冬品嘗這兩款菜式,坊間當然有好選擇。

文:Carmen 圖:黃頌偉、何健勇

模特兒:Suzannie@Talent 100

足料炮製

味道鮮濃

上海流行的暖鍋,是在鍋內預先放滿已煮熟的食材,一上桌便可品嘗。傳統暖鍋的鍋底,會跟一個中空底座相連,用來放燒紅了的炭,「喇叭筒」則用來釋出炭灰。暖鍋不像明爐火鍋,不會一下子把材料煮至爛熟,影響鮮味和口感。在香港吃暖鍋,不能燒炭,所以位於樂富的天福軒,以及紅磡的夢上海,均改用明火來燒暖鍋。放心,火力依然不大,以保持暖鍋風味。夢上海的暖鍋食材參照上海傳統,內有蛋皮包的蛋餃、鹹肉、冬筍、糟魚等十多款,豐富又暖身。天福軒則推出了改良版,主要材料是貴價的游水星斑,肉質細滑,湯底用梳羅魚熬三小時而成,鮮甜無比,大家不妨先喝幾口靚湯,才開始嘗鍋料。兩家食店的暖鍋均可再另叫生料加入鍋內,變成打邊爐模式,人再多也一定夠飽。

至於瓦罐菜,源自江西瓦罐煨湯,將湯料直接放進瓦罐內慢煨,瓦罐存熱效果佳,可把材料的鮮味逼出並融進湯內,令湯水啖啖鮮甜。灣仔喜記將煮法加以改良,改為炮製多道小菜。師傅在瓦罐內放了熱爐,然後先用炭火燒熱瓦罐,再把醃好的豬肋骨、走地雞、羊架直接放進瓦罐內以爐火燒和燻,皮脆肉嫩又Juicy。燒海鮮同樣精采,可把原隻墨魚、?魚,甚至瀨尿蝦放進罐內燒,火力均勻不易焦,炭香味十足。

上海暖鍋 $260

(二至四位用)/a

分量十足的暖鍋,包括鮮甜的冬筍、蛋餃,以及爽彈的海參、魚肚等。

■瓦罐內置有熱爐,將瓦罐以炭火燒熱後,再放入生料燒烤,令食物充滿炭香。(c)

魚湯星斑素菜暖鍋$180/b

星斑肉質滑溜,以魚湯滾熟後,配粟米等,味道清鮮。

糟魚 $58/a

以酒糟醃泡過,味道酸酸,愈吃愈開胃。

瓦罐炭燒羊架$98/c

廚師先在新西蘭羊架上放了香草以及秘製燒汁,然後在瓦罐內燻熟,嫩滑羶香。

查詢

(a)夢上海/2269 7888

(b)天福軒/2338 7233

(c)喜記廚房/2575 7565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一向是盆菜的「粉絲」,因為它實在方便,一盆有齊多樣美食,任君選擇。有食肆更打破疆界,將盆菜、火鍋二合為一,可同時滿足兩種美食的支持者。《飲食街》日前直擊食客對各款主題盆菜的試後感,選購前不妨參考一下。

文:梁家敏 圖:何健勇、黃頌偉、郭正珊

模特兒:梁小虎@Sing Tao

創意滋味 破格登場

要數今年最「出位」盆菜,一定是魚米家的出品。它集盆菜和火鍋於一身,客人外賣回家後,翻熱後可先作一般盆菜品嘗,材料超過十五款,傳統的有大花蝦、雞件、紅燒腩片、冬菇等,新派則有小籠包、鯊魚丸、魚腐等。吃得差不多便可將附送的湯底倒入加熱,盆菜立即變成火鍋。負責人教路,吃盆菜前可先將部分材料夾起備用,到轉吃火鍋時,便可當火鍋料。湯底共四款,鮮味之選有魚湯和番茄湯,魚湯以豬筒骨、老雞、大眼雞魚等熬成,味道鮮甜,番茄湯則酸甜清新。

    另外兩款是「惹火」湯底,師傅在豬骨湯內加入大量泡椒、花椒油、指天椒,熬成紅彤彤的麻辣湯和酸辣湯底,浸過湯的材料立即變成麻辣惹味。惠顧盆菜會加送米線或紅薯粉,放進湯內,即成麻辣米線。

至於傳統盆菜,今年亦不乏巧手之作,例如愈來愈少食肆供應的江蘇名菜八寶鴨,今年可在翠亨邨的藏寶全鴨盆菜內找到。鴨肚填滿了鮑魚、婆參等,用料矜貴,而且都吸收了鴨汁,香濃十足。年年有餘盆菜則可嘗到具順德風味的釀鯪魚,師傅加以改良,將鯪魚起肉後釀入膶腸糯米飯,再煎炸至魚身香口,外脆內鮮。想歎地方風味的話,可幫襯客家好棧和潮樓,潮樓的盆菜有齊炸蝦棗、鹵水鵝片等潮州地方菜。客家好棧則以價錢取勝,約四百元的盆菜足六位用,除了地道美食如穗香雞,還有花膠筒、特大蠔豉等近二十款材料,絕不欺場。

重溫經典

藏寶全鴨盆菜 $988(六位用)/b

全隻鴨去骨後,加入烹調好的沙井蠔、柱脯、婆參、鮑魚等,再一同扣至入味,鴨肉汁為各式材料增添濃香。

婆參

厚身滑溜,焗燜後跟八寶鴨同煮,充滿鴨肉鮮味。

試後感

食客Ida:「蠔豉非常大隻,不過我更愛吃婆參,因為入味又有營養。」

一鍋兩吃

麻辣湯盆菜

$399(四至五位用)/a

內有豬軟骨、紅燒腩片、魚肉春卷等超過二十款材料,師傅將味道調得輕淡一點,再配香辛的麻辣湯時,香濃味恰到好處。

招牌魚腐

軟綿綿,吸收辣湯後,非常惹味。惠顧即送半磅。

試後感

食客Jacqueline:

「材料以魚腐最為吸引,配辣湯或魚湯也合襯。」

巧手釀菜

年年有餘盆菜 $888(六位用)/b

除了膶腸糯米飯釀鯪魚、豬肉丸釀涼瓜、節瓜環釀瑤柱脯等多款釀菜,還有大蝦、螺片等,選擇豐富。

釀鯪魚

鯪魚內釀入軟綿的糯米飯,充滿膶腸香氣。

試後感

食客Sam:「釀鯪魚不是大路菜式,加上改為釀糯米飯,值得一試。」

潮州特色

潮州盆菜 $488(六位用)/d

可一次過嘗到多款潮州手工菜,例如手打蝦棗、石榴龍蝦球、發財卷等,富地方特色。

黃金發財卷

蛋皮包着髮菜,帶爽口質感,亦滿口蛋香味。

試後感

食客Peter:「潮式盆菜的食物有新鮮感,我特別喜歡發財卷以及石榴龍蝦球,口感豐富。」

客家風味

客家盆滿 $398(六位用)/c

雞件、鯪魚卷、燜豬手等煮得香濃美味,想不到如此價錢還有花膠筒、蠔豉等,非常超值。另附送兩支南乳汁。

蠔豉

特大隻,以大地魚湯燜腍,蠔鮮味甚濃郁。

試後感

食客Calvin:「大大隻的蠔豉,真的很着數,我會再買一個跟親友分享。」

食材矜貴

福滿盆 $988(六位用)/e

如果認為盆菜還是多矜貴海味有體面,推介鍾菜的出品,內有南非鮑魚、遼參等,並以鮑魚、老雞熬成的鮑汁調味,味道鮮濃。

南非鮑魚

用老雞湯煲十二小時,才能做到腍滑味鮮的效果。

試後感

食客Bernard(圖右):「鮑魚十分香軟,鮑汁鮮甜。」

食客Judy(圖左):「女士當然愛吃海參,盆菜用的是貴價遼參,更加味美。」

查詢

(a)魚米家/2770 0261(須一日前預訂) (b)翠亨邨/2376 2882(須兩日前預訂) (c)客家好棧/2881 8578(須預購盆菜券)

(d)潮樓/2780 8193(須預購盆菜券) (e)鍾菜/2506 9128(須預購盆菜券)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一向是盆菜的「粉絲」,因為它實在方便,一盆有齊多樣美食,任君選擇。有食肆更打破疆界,將盆菜、火鍋二合為一,可同時滿足兩種美食的支持者。《飲食街》日前直擊食客對各款主題盆菜的試後感,選購前不妨參考一下。

要數今年最「出位」盆菜,一定是魚米家的出品。它集盆菜和火鍋於一身,客人外賣回家後,翻熱後可先作一般盆菜品嘗,材料超過十五款,傳統的有大花蝦、雞件、紅燒腩片、冬菇等,新派則有小籠包、鯊魚丸、魚腐等。吃得差不多便可將附送的湯底倒入加熱,盆菜立即變成火鍋。負責人教路,吃盆菜前可先將部分材料夾起備用,到轉吃火鍋時,便可當火鍋料。湯底共四款,鮮味之選有魚湯和番茄湯,魚湯以豬筒骨、老雞、大眼雞魚等熬成,味道鮮甜,番茄湯則酸甜清新。

另外兩款是「惹火」湯底,師傅在豬骨湯內加入大量泡椒、花椒油、指天椒,熬成紅彤彤的麻辣湯和酸辣湯底,浸過湯的材料立即變成麻辣惹味。惠顧盆菜會加送米線或紅薯粉,放進湯內,即成麻辣米線。

至於傳統盆菜,今年亦不乏巧手之作,例如愈來愈少食肆供應的江蘇名菜八寶鴨,今年可在翠亨邨的藏寶全鴨盆菜內找到。鴨肚填滿了鮑魚、婆參等,用料矜貴,而且都吸收了鴨汁,香濃十足。年年有餘盆菜則可嘗到具順德風味的釀鯪魚,師傅加以改良,將鯪魚起肉後釀入膶腸糯米飯,再煎炸至魚身香口,外脆內鮮。想歎地方風味的話,可幫襯客家好棧和潮樓,潮樓的盆菜有齊炸蝦棗、鹵水鵝片等潮州地方菜。客家好棧則以價錢取勝,約四百元的盆菜足六位用,除了地道美食如穗香雞,還有花膠筒、特大蠔豉等近二十款材料,絕不欺場。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暖鍋和瓦罐都是傳統中式煮食用具,兩者皆屬保存食材原汁原味的「高手」。傳統暖鍋,是在鍋底燒熱炭,好讓食物時刻熱辣辣。至於瓦罐,是將食材和醬料放進燒紅了的瓦缸內慢火煨熟,方法就像現時流行的Slow Cook,可盡嘗食材原味。想在寒冬品嘗這兩款菜式,坊間當然有好選擇。

上海流行的暖鍋,是在鍋內預先放滿已煮熟的食材,一上桌便可品嘗。傳統暖鍋的鍋底,會跟一個中空底座相連,用來放燒紅了的炭,「喇叭筒」則用來釋出炭灰。暖鍋不像明爐火鍋,不會一下子把材料煮至爛熟,影響鮮味和口感。在香港吃暖鍋,不能燒炭,所以位於樂富的天福軒,以及紅磡的夢上海,均改用明火來燒暖鍋。放心,火力依然不大,以保持暖鍋風味。夢上海的暖鍋食材參照上海傳統,內有蛋皮包的蛋餃、鹹肉、冬筍、糟魚等十多款,豐富又暖身。天福軒則推出了改良版,主要材料是貴價的游水星斑,肉質細滑,湯底用梳羅魚熬三小時而成,鮮甜無比,大家不妨先喝幾口靚湯,才開始嘗鍋料。兩家食店的暖鍋均可再另叫生料加入鍋內,變成打邊爐模式,人再多也一定夠飽。

至於瓦罐菜,源自江西瓦罐煨湯,將湯料直接放進瓦罐內慢煨,瓦罐存熱效果佳,可把材料的鮮味逼出並融進湯內,令湯水啖啖鮮甜。灣仔喜記將煮法加以改良,改為炮製多道小菜。師傅在瓦罐內放了熱爐,然後先用炭火燒熱瓦罐,再把醃好的豬肋骨、走地雞、羊架直接放進瓦罐內以爐火燒和燻,皮脆肉嫩又Juicy。燒海鮮同樣精采,可把原隻墨魚、䱽魚,甚至瀨尿蝦放進罐內燒,火力均勻不易焦,炭香味十足。

夢上海/2269 7888

天福軒/2338 7233

喜記廚房/2575 7565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