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經不覺,泰國餐廳Cafe Siam在中環已經十個年頭,近日它在附近開了家姐妹店Lil'Siam。「Lil」者「Little」也,亦即是老店的年輕迷你版。新店八成菜式跟老店相同,總廚是清邁人,索性把偏辣的清邁風味融入菜式。新店環境更簡約有型,切合潮流趨向,大有青出於藍之勢。文:梁家敏 圖:褚樂琪

咖喱辣味複雜

泰國的Siam是深受旅客歡迎的消閒區,中環的Cafe Siam也極受食客歡迎,它的泰國菜多年來保持地道風味,沒有被港式口味同化。到訪其姊妹新店Lil'Siam,一樣可以品嘗老店最熱賣的海鮮菜式,例如爽彈鮮味的炸蝦餅、魚露炒大蝦、咖喱蟹,不過賣相比從前更講究。為了保持原裝風味,總廚Ah Bok每天都會到新店巡視及試味,並把家鄉清邁的飲食風格注入菜式內。

清邁菜味道偏辣和濃,當地人烹調冬蔭功、咖喱等,都不愛下椰汁,甜味相對少了,但辣勁十足。例如一道特辣茄子咖喱,咖喱汁加筍、指天椒、金不換和茄子同煮,客人可自選配搭雞、豬或牛肉。火紅的咖喱汁內,雖然沒有椰汁的香甜,卻更清楚嘗到香料的複雜味道,愈吃愈辣,嗜辣者一定吃得開懷。那為何另一款紅咖喱燴燒鴨味道卻是甜甜的,且又香又滑呢?原來咖喱加了新鮮菠蘿、提子、車厘茄同煮,蔬果的天然甜味淡化了咖喱的辣度,所以辣味變得平易近人。以為咖喱通常配白飯,原來泰國人還愛配蛋麵呢!餐廳從泰國運來的蛋麵,極富彈性,而且充滿蛋香,與辣度適中的黃咖喱最為匹配。

來Lil'Siam也不一定要吃泰國菜,在炎炎夏日進來歎杯特飲也不俗,推介大家試Mekong Margarita,芒果、香蕉、青檸與泰國威士忌打成沙冰狀,酒味沙冰含在嘴內,冰涼透心。邊飲邊透過店內的大玻璃窗欣賞街景,悠閒暢快。

同區推介

英倫風味 Yorkshire Pudding

充滿歐陸風味的酒吧餐廳,供應的食品盡是英國名菜,包括炸魚薯條、燴雞、愛爾蘭燜牛肉等,味道香濃,口味地道。甜品亦深受女士歡迎,太妃糖蛋糕布丁、約克郡布丁、Berries Crumble都是熱賣口味。

地址:中環士丹頓街6至8號

查詢:2536 9968

營業時間:10:00am至1:00am

交通:中環港鐵站D出口

平均消費:約$120/位

精品粵菜 大班樓

主售無味精高級粵菜,招牌菜如麻辣豬肚豬耳豬腰絲拌番石榴、雞油花雕蒸大花蟹配陳村粉、野生羊肚菌燜腐皮等,皆為極花工夫的手工菜。海鮮非新鮮靚貨不用,所以花蛤、花蟹、獅頭魚等菜式均鮮味十足。

文章標籤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專家預言,由於人口爆炸,在有限的土地上,不足以種植足夠全球人類的食糧,因此將來的農場要向高空發展。在尖沙嘴新開的和洋餐廳Farm Kitchen Vegi,活像一個位於二樓的農場,大廚三原光史更在餐廳內種植菜苗及香草,莫非在預示預言成真?

位於尖沙嘴一座商業大廈二樓的Farm Kitchen Vegi,設有專用玻璃升降機,連接升降機門與右邊餐廳正門的,是一道以木板鋪成的小木橋。門的左邊,是一個露天小花園,牆邊種滿樹木,樹蔭下是長木椅,中央有一個L形的水池,源頭設了一個小瀑布,發出幽幽的流水聲,讓都市人放鬆緊張神經,準備好心情走入這個Vegi Farm開餐。「希望稍後可在池中種一些水種蔬菜,讓客人看到他們的食物是如何長成的。」大廚三原光史渴望將近年流行的know what you eat飲食概念,融入餐廳之中。

香草菜苗自家種

在不知不覺放鬆心情後,才進入餐廳範圍。正門的玻璃櫃種有一些芽苗,由射燈照射,原來三原光史在培植菜苗和香草,還細心地為每種芽苗插上日文名字小牌,活像日本小學課室內的小作品,而三原光史更會採用自家種植的香草,如羅勒等來入饌,新鮮又原味。

再深入餐廳一些,是一個蔬菜市場,設有雪櫃和多個紙箱,售賣每日由日本直送到店的時令蔬果,訪問當天就有青森縣蘋果、福島縣水晶梨、新潟縣哈密瓜及千葉縣蘿蔔等,價錢較日資超級市場便宜,原來跟餐廳背景有關。

主打「和洋食」

Farm Kitchen Vegi母公司Kizuna Ltd,與日本新鮮蔬果批發企業Fuju Corporation合作,作為該批發商旗下Suika品牌於香港的獨家經銷伙伴。Fuju Corporation於日本群馬縣設有私家農場,由生產到食品加工以至蔬果交付,設一條龍式服務,故餐廳內大部分蔬菜,都由當地農場直送,可以較低成本提供新鮮蔬菜,而其他發售的蔬果則由批發商從日本其他地方採購而來。

餐廳晚上設沙律吧,客人可自選日本蔬菜吃個夠,近十款菜蔬座以冰塊保持鮮嫩,有北海道人參、福島縣青瓜和群馬縣三色椒等,更可配以自家調製的芒果醬、銀魚醬或海鹽作簡單調味。店內主打「和洋食」,晚市採用任食形式,設近80款西日菜,以健康為賣點。除了採用橄欖油烹調,由沙律、前菜小食、意粉、炸物以至甜品,幾乎每個菜式都加入蔬果。還有一個招牌蒸雜菜,以點心籠盛載各式日本時令菜蔬蒸煮,可自選一款肉類,即點即蒸,菜蔬的原汁原味都保存下來,吃到黃椒的脆和蘿蔔的甜。

日籍大廚三原光史,來港6年,一直主理fusion式和洋食,他解釋﹕「即採用日本材料煮製西菜。」如蟹肉牛油果他他沙律船,以澳洲牛油果肉加入蟹肉、碎蛋及椰菜,並加入微量的日式芥辣帶出味道層次,再放回挖空的果殼內,賣相和味道都清新吸引。至於番茄海膽焗飯,則採用日本珍珠米,以意大利烹煮Risotto的方式炮製,加入番茄粒及北海道海膽,灑一點帕爾馬芝士焗香,飯粒有陣陣海膽鮮味,真材實料。

即叫即製 $288任食

還有溫泉蛋意粉、吉列忌廉蟹柳枝豆、明太子炒菠菜和黃芥辣汁配日式黑豚肉等,對辦的菜式多的是,每份菜式以約兩至三人分量上碟,不妨多約幾個朋友同行,可試更多菜式。冬天店內還會增設shabu shabu,現時則有芝士火鍋,鍋底以車打、Emmental、Edam及Mozzarella等4種芝士及牛奶調配而成,較傳統的瑞士火鍋省卻了白酒,佐以脆的法國麵包粒食用,還有薯仔、椰菜花及西蘭花。

全部菜式即點即製,部分菜式如前菜小食,會在開放式廚房內炮製,若坐在吧枱位置,可看着忙個不休的廚師們當流動風景佐餐。餐廳採用木枱木椅木地板,又以木板鋪牆,樓底達兩層高,中午時分,陽光從露台照入,吃着日本新鮮蔬果,感覺多Lohas,甚至可在約二十個座位的露台進餐,享受秋日和暖的陽光。餐廳開業初期,任食不設時限,成人每位$288,小童則$158,多吃幾棵北海道人參,已值回票價。

文章標籤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記最怕熱,若然要我在攝氏30度的炎夏燒烤或者打邊爐,真係攞咗我條老命好過。之但係一到秋冬,又唔同講法,一大班人圍住熱烘烘的火爐,暖笠笠又舒服。這間位於大埔大美督的露天燒烤場,主打現時街頭熱爆的川式串燒,不過可以自己動手燒,風味立即唔同晒!

位於汀角路龍尾村的「巴希雅海灣重慶燒烤」,由一幢三層高的歐陸村屋及花園改造而成,逾一千平方呎的地方,擺放了十多張長木枱,空間感十足,加上周邊種植的樹木,感覺開揚舒泰。

無火炭烤免燒焦

負責人鄭先生有多年經營燒烤美食經驗,其首間店舖位於佐敦,主打重慶串燒。最近落戶大埔,開設這間全新的自助燒烤場,並以重慶串燒作招徠,讓客人一嘗自己烹調串燒的滋味。鄭先生表示,坊間較少以串燒為題的自助露天燒烤店,而他們採用座枱式炭爐,店員預先將炭燒至通紅,再放入長方形鐵爐內,加上燒烤網,靠炭中的熱力將食物熏熟,因此大家不會看到熊熊火燄,如此可減低因搶火而燒焦食物的情況。燒烤對鄭先生來說,除了是一門生意,亦是他的興趣,原來他很喜歡吃辣,尤其愛吃重慶美食,對食材及調味料的要求更是嚴謹,因此這裏用的都是正宗靚料。

用心製川香配料

所有燒烤食材,都揀選最新鮮、上乘的,然後以鄭先生自家調配的重慶香料醃製,並以竹籤串起,最後一串串整齊地擺放在自助燒烤吧上。採訪當日所見,燒烤料款式有40多種,選擇豐富,加上是任食的,令人吃得開懷。小記強推內蒙羊仔架,香嫩多汁;重慶麻辣包心丸,一口咬下,麻辣汁在口腔內爆發,小心噴到對家!另外這裏又備有多款調味醬料及香料,包括貴州辣椒粉、新疆孜然粉、自家秘製的重慶香料及辣醬汁,建議食物燒至半熟後,先塗上一層辣醬汁,到熟透了就灑上孜然粉或其他香料,風味十足,而且非常惹味。除了燒烤生料,細心的鄭先生還預備了多款自家製川式涼拌前菜,讓大家邊燒邊食。

文章標籤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天氣漸寒,晚上回到家中,有一碗暖湯的鼓舞,喝在喉頭,暖在心頭。家母是傳統廣東人,習慣每天有湯水落肚,自幼家中日日煲湯,可從湯水得知時令,像大暑日必飲冬瓜湯,秋冬就燉個滋潤烏雞湯或煲個木瓜雪耳魚尾湯,有時因時間關係,就簡單滾個節瓜瘦肉湯,總之燉、煲、滾也好,總有湯水。

有次,家母卧病在牀,當時還年幼的我們三姐妹嚷着肚餓,家父就硬着頭皮走入廚房,5分鐘後,神氣地端出一鍋磨菇忌廉湯,三名女兒嘖嘖稱奇,家母卻責怪:「罐頭多吃對身體無益呀。」只是她嘴角那甜甜的微笑與平生第一口罐頭西湯的滋味,至今難忘。

三名女兒長大後,難免多在外吃飯,家母也因為家中人少而省卻日日煲湯的麻煩,反正坊間湯水店多,出去「滾」好過,在原味家作買一碗時令的花旗參銀杏薏米煲鱷魚肉湯,或到健康工房買湯劵,何時經過就取湯,多方便,但大多只含小量甚至不含湯渣,味道和營養始終不及家中靚湯。

材料天然 米糊薯仔代忌廉

飲得多外買賣即飲湯,反而會忽然想喝西湯,釋放藏在罐頭內加工的回憶,加上近年現成西湯的選擇多,都開始以不含味精、健康甚至有機掛帥,像來自美國的Imagine有機鮮湯系列,20多款強調以天然有機材料煮成,大部分為有機蔬菜湯,以菜湯做正餐的女士們,不妨翻熱一碗有機檸檬草粟米湯,以有機薯仔及有機木薯取代忌廉,減膩並帶淡淡椰子香。至於有機番茄忌廉湯的忌廉,就以有機米糊代替,小記喜歡用這濃郁湯底煮麵食用。而清甜的有機南瓜湯、走地雞湯及有機西蘭花忌廉湯,可按個人的Imagination(想像力)加入配料,成為自家的火鍋湯底,總好過到被網民惡搞為「太刻薄」的快餐店吃一人火鍋。吃有機食物,起碼對得住天地良心。

文章標籤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如日本拉麵,湯底就是箇中靈魂;打邊爐,同樣靠湯底提鮮吊味,增添食材「味」力。位於大坑的「潮民」,以潮州火鍋作主打,湯底除傳統的牛尾湯及牛骨湯外,還自創不少新元素,如客家牛奶根清酒雞湯、潮民番茄海鮮湯,以及今季登場的石狩鍋,愈滾愈精彩。

引入潮州材料

素知香港人愛打邊爐,這位潮州漢子Ted,就開設了坊間少見的潮州式火鍋:「潮州人打邊爐好簡單,配料只是牛肉、蔬菜及粿條,湯底亦沒太多花款。」但如此「簡約」,恐怕不能滿足一眾打邊爐粉絲,於是他一方面引入潮州食材,像牛尾炮製湯底,以正宗潮州魚蛋及牛丸等作配料;另方面就自創潮民番茄海鮮湯、客家牛奶根清酒雞湯等,又有肉類、海鮮及餃子等超過50款配料選擇。

既是「潮」字行頭,當然是推介其傳統汕頭牛尾湯,這湯可說盡得當地真傳,以牛的多個部分熬成,濃郁鮮甜,而且湯頭清澈,不妨先舀起飲一碗,再灼潮州牛黃喉、牛粉腸及爆汁牛筋丸等,材料會跟湯底慢慢融合,更加好味。Ted表示:「做湯底唔難,秘訣就在於以真材實料,熬上多個小時,肯花心機時間一定好味。」

自創獨家湯底

除了傳統汕頭牛尾湯,還有自家創作的潮民番茄海鮮湯,及客家牛奶根清酒雞湯。前者味道甜甜香香,看色澤還以為只是番茄湯,內裏材料卻很豐富,還附上爆膏膏蟹一隻;而客家牛奶根清酒雞湯亦很少見,草藥牛奶根煲出味後,湯底白白淨的,果然有牛奶香味,記得配埋肉類、肉丸等來食。

食店要不斷推陳出新,湯底亦然。是以店子還有韓國泡菜湯、潮州胡椒鹹菜豬肚湯等10款選擇,今季新登場的有石狩鍋,Ted笑言飲完好暖身:「全部用北海道食材做的,像薯仔、椰菜、酒糟、洋葱、白蘿蔔、麵豉等,先全部放進鍋中滾起,食客可舀起材料品嘗,充滿北海道風味。」

Kaori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